iMonitor 監控軟體 - 法律專欄

監控軟體下載    監控軟體購買    更多關於監控軟體


企業的保密意識堪憂,45%企業被洩密後選擇不了了之

?       公司自己一直很穩定的客戶,卻被另一家公司悄無聲息地搶走?這給臨海市一家年業務量達1.6個億的製程品有限公司造成了很大的損失,經一年多時間的排查後發現,「失蹤」的客戶,原來是被離職的業務員「帶」走了,而這些客戶的資訊是公司花費多年建立的企業商業秘密。
        近日,這起侵犯商業秘密案件終得「了結」,這也是臨海因侵犯商業秘密為由提起民事訴訟而獲得勝訴的首例案件。
        在崇尚創新、智慧財產權的今天,商業秘密對於企業在競爭和發展中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從臨海市工商局對其轄區近三年的調查資料顯示,瞭解商業秘密的企業已達80%以上,但仍有不少企業的保密工作並不完善。那麼,什麼是商業秘密?商業秘密與企業、員工有著怎樣的關係?企業該如何保護商業秘密?
        員工離職,帶走「不能說的秘密」
        2011年1月底,臨海市金諾製程有限公司總經理金建剛的辦公桌上,放著一份辭職信。
        辭職信來自老員工沈某,理由是「懷孕」。
        「生完孩子可以再回來上班啊,不用辭職的。」金建剛想留下這位佔公司三分之一業務量的優秀業務員,畢竟培養出一位出色的「熟練」業務員不容易,何況沈某大學畢業就進入企業,勤勤懇懇做了7年。
        臨海市金諾製程有限公司是一家外向型企業,做聖誕禮品等製程品,訂單大多來自歐美國家。2004年,為了拓展業務,企業招進一批新員工,包括沈某。
        「我畢業於浙江經濟貿易學校,專業英文。」應聘者沈某口齒伶俐,英文說得溜,給金建剛留下了極好的印象。
        金建剛的眼光確實沒錯,沈某也沒有辜負他的厚望。「在所有員工中,她的業務量最多,年薪達20多萬元。」金建剛說。
        但是高薪還是留不住沈某。一年後,金建剛發現,企業流失了很多國外客戶訂單,數額粗略估計有2000多萬,經多月的內部調查和對比後發現,流失的客戶大部分曾經由外貿業務部原業務員沈某負責。
        證據不足,案件曾陷入僵局
        2012年12月,臨海市工商部門接到舉報後,迅速與公安部門聯合立案偵查。前期調查顯示,沈某從原公司辭職後,進入其老公陳策(化名)在仙居的一家公司工作。12月26日,工商執法人員和臨海市經偵大隊民警一起前往仙居查處,在沈某辦公室的兩台電腦裡,發現被拷貝走的客戶資訊,文件的名字依舊為《金諾製程品有限公司的客戶資訊》。經查,在她發給客戶的郵件中,她曾說:「我離開原公司,公司不允許我洩露你們的資訊,但是我老公辦了公司,請多多支持。」然後壓低相同產品的價格,取得國外客戶訂單。2013年,原告金建剛將沈某及其公司告上法庭。但是,辦案人員發現僅有一份文件並不能說明什麼,2013年初臨海法院智慧財產權庭審判長也曾提醒,證據不足,原告並不一定能勝訴。隨後,辦案人員通過各種途徑,尋找證據,最後證明有70多萬元的損失直接與沈某有關。今年4月,臨海市金諾製程有限公司勝訴。經過多次調解,賠償金額降為6萬元,這也是臨海市權利人以侵犯商業秘密為由提起民事訴訟而勝訴的首例案件。
        商業秘密洩露手段,防不勝防
        就如幾年前上映的電影《無間道》,裡面「臥底與反臥底,內鬼與反內鬼」的離奇故事,讓觀眾對「間諜」印象深刻。現實中,窺視商業秘密的「間諜」也讓人防不勝防。偷拍車間照片、離職帶密、以就業名義進入對手公司……這些竊密手段,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據臨海市工商局相關工作人員說,商業秘密洩露越來越成為企業發展的一大擔憂。近幾年,臨海市工商局查獲的商業秘密案件中,侵犯手段隱蔽性都非常高。
        在鄭某侵犯台州一家機械模具有限公司商業秘密議案中,鄭某竊取涉密程式後,創辦同類企業,並冒用原公司名義發佈虛假網路資訊,最後招致多家客戶的質疑與投訴。
        在胡某侵犯臨海一家藥業公司技術資訊商業秘密一案中,以就業名義跳槽至藥業公司當研發部經理,賤賣掉藥業公司核心的技術。
        ………
        另外,在臨海市不少民營企業裡,樣品室可以隨意拍照攝影、實驗室技術資料未標明「秘密」或「受控」等字樣、車間原料與產品出入登記流於形式、門禁檢查不嚴等情況不在少數。
        護密還有很長路要走
        據工商部門介紹,商業秘密是由其自身的秘密性、經濟性、實用性和保護性等四個要件構成。「缺一而不能成為商業秘密,因此企業不主動保護,商業秘密洩密也將不受法律保護。」臨海市工商局經檢大隊的工作人員朱正斌告訴記者,他遇到不少企業投訴後,連立案條件都難以構成。
        記者瞭解到,今年臨海市工商局為300多家企業診斷把脈,從制度上、硬體上、軟體安全上全方位評估企業的保密工作,但是通過評估,比較好的只有38家,一般的212家,較差的有50家。
        在最近的一次調研中,85%的企業負責人表示,企業採取過保密措施,23%的企業曾發生過洩密事件,52%的企業表示有完備保密組織,45%的企業表示在洩密事件後選擇不了了之。朱正斌透露,這些資料還只是走訪相對比較大的重點、骨幹企業,如果對所有中小企業全部走訪調查的話,情況更差。
        「2008年摸底發現,轄區企業對什麼是商業秘密也搞不清,被侵犯後,企業主不知哪裡投訴,感到迷茫,即使現在瞭解商業秘密的企業比例升至80%以上,但總體感覺企業對於商業秘密處於很不正規、很不完善的管理狀態。」朱正斌說。
        需構建維權護密體系
        「如果沒有與員工簽訂保密合約,明確員工不能將公司的客戶資訊帶走,辦案人員及時掌握證據,這個案件也不太可能勝訴。」打完官司一身輕鬆的金建剛和記者說。
        金建剛說,自己的商業秘密是客戶資訊,洩露後損失掉的客戶有些還能追回,但是一些企業掌握的核心技術一旦被洩露,產生的後果是不可估量的,甚至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
        據工商部門介紹,商業秘密保護關鍵是要預防,破解「發案早、發覺慢、報案遲」的弊病,關鍵要構築維權護密體系。「為企業提供商業保護秘密的資料(法律法規、合約範本、員工保密合約等),在關鍵工業園區設立指導站,暢通投訴渠道,都是在幫助企業構築適合自己的商業秘密保護體系。一開始做好預防,最大程度降低洩密風險。」朱正斌說。
        新聞連結
        商業秘密: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經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資訊和經營資訊。商業秘密包括兩部分:非專利技術和經營資訊。如管理方法、產銷策略、客戶名單、貨源情報等經營資訊;生產配方、製程流程、技術訣竅、設計圖紙等技術資訊。商業秘密關乎企業的競爭力,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有的甚至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存。 (來源:中國台州網)

2013年07月09日11:08          來源:浙江線上


上一篇:360金融洩密引發企業卸載潮 「免費午餐」不敢繼續

下一篇:美國」稜鏡門」事件不斷髮酵 韓俄齊採取安全措施防洩密

更多

       
監控軟體技術支援中心

 

 
第5個標籤的內容